2010年5月30日 星期日

聖鬥士卡的後續, 兩顆ROM的產生方法

首先是圖片, 也就是顯示用的內容 (Pattern). 來源是聖鬥士星矢的冥王黑(哈)帝斯篇音樂CD. 我可是買正版的喔. 借了scanner掃了一張圖檔.

轉單色 720x350. 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轉成raw的格式變成rom...

當然不是一個byte一個byte敲出來, 話說大學生時間多也不是這樣的吧.
研究了一陣子發現有一種檔案是DR HALO的單色圖檔
把檔頭的部份去掉就行了.

另一顆在上一篇分享有說明是拿來DECODE的
相當於用4040加ROM自製CPLD
那時用TURBO C產生的ROM IMAGE, 這樣水平和垂直同步就有了.
順便產生MASK(就是在螢幕上把上下左右各留一塊黑色)

// 貼了半天文字的TURBO C和HTML相衝... 貼圖吧

2010年5月29日 星期六

Hercules Graphics - 另一個開始 (1995)

1995年的暑假的某一天, 不知道為何忽然想作VIDEO相關的東東. 印象中開始是在作TTL的RTC真實時鐘加7-SEG LED顯示, 研究出一種比較省TTL顆數的線路. 那就是用4040加上一顆ROM, 由ROM來解複雜的DECODER取代TTL的GATES. 由於4040是12位元的COUNTER, 所以要焊的顆數少了很多. 最後只要寫個程式產生ROM的TIMING就好了(吧) ~

當然, 一好沒有兩好... 這種線路的問題是TIMING實在不能接受. 當RTC還行, 作VIDEO太爛了. 幾分鐘就可以看到一次畫面在抖動.

Hercules 這種顯示器早就進博物館了, 年紀大一點的可能會記得那個綠色琥珀色的單色螢幕.
參考 WIKI:

Hercules Graphics Card


Monochrome Display

解析度 720x350, 單色
水平 Hsync 18.432KHz
垂直 Vsync 50Hz
Clock 16MHz

下面的68K接頭是後來才加上去的. 把DISPLAY ROM改成SRAM就可以當68K顯示卡用了.
由於第一個當顯示的PATTERN是 "聖鬥士星矢" 所以又叫作聖鬥士卡.

2010年5月1日 星期六

畢業之後的兩年 1996~1998

當年大學畢業的時候
鐵齒又臭屁的我決定放棄唸研究所的機會
結果 - 當時命運女神展現了祂的力量

台北市文山區那次就兩隻海陸
超過百人抽, 我是前十個
在眾目之下給我摸到了
這是我第一次覺得我多麼受人歡迎
大家真心地幫我鼓掌叫好吔 ~

結訓之後再抽
到了一個奇怪的地方
以縣市來說是金門縣
但是電話號碼是屏東
到金門馬祖台中的距離都差不多
據說是下下籤

細節請參考:
WIKI-烏坵
Youtube-公共電視 我們的島 - 前線

直到某一天我才知道為什麼我到了這兒
-> 在三芝故鄉福成宮許願保祐
-> 當然到了距離湄州媽祖最近的地方啦
-> 這樣才好照顧吧

那尊金面媽祖竟然還是日本時代曾祖父從台北迎回三芝的說
參考:
台北縣三芝鄉農會
大台灣旅遊網

2009年3月29日 星期日

68K 的後續一些東東

68K 的通訊板//通訊模組, 把16位元的匯流排降到8位元後使用6850作為UART. 連接的時候用E腳同步, 和INTEL系列的IOR/IOW原理有很大的不同. 板上有升壓電路和不同的幾個位址解碼. 可以接PC, 8051, 還接過數位游標卡尺... 卡尺的數據接收之後再用本科系(IE)的統計品管和標準差等等來作專題展覽. 當時為了做組合語言的開根號花了很多時間, 還要內建MIL-105D來查表. 顯示的方法是用單色兩行文字型的LCD模組.

背面的線路. 比MEMORY簡單多了, 比較麻煩的是當時12V升壓的IC不太好買. 現在在材料行可以說已經是每家都有, 還有各種包裝. 品牌也從以前的HARRISON到現在的五家以上, 當然... 和這些年來大家在嵌入式系統的DEBUG需求有關.
現在PC內部早就把12V的部份吃進Super I/O了. 而且COM PORT可能再一兩年買新電腦就看不到了. (現在買NOTEBOOK已經都沒RS232了)

註: 當時試了很久, 原來那隻數位游標卡尺的BAUD RATE是1200. 十幾前年傻傻的, 不會先用SCOPE或借LA來量一下. 也沒有用PC的COM PORT來先試一下.

CHIPSET版的68K, 用LATTICE的CPLD來作CHIPSET. 含一個I/O介面.
其實主要就是MEMORY的DECODE和解一個LATCH出來作I/O PORT.


2008年11月5日 星期三

68K 練功篇 -1995年

在大三下學期的時候又做了幾個 68K 板

有的是陪學弟練功用的
有的是嘗試自己規劃系統的作品
其實不外乎是 I/O的分配
記憶體規劃等等

Memory Card Part 2
縮小體積增加 BUS Driver
用 DIP Switch 來輔助 Address Decode
就可以和上一張 Memory Card同時使用

背面... 線路比上一張好看些

陪學弟暑假奮戰作的小68K

2008年11月4日 星期二

68000 DRAM

哈! 對! 作 DRAM 而且還是 FP (Fast Page) 32pin 的 DRAM
常見於486和386年代
對之後的 EDO 72PIN, SDRAM, DDR1, DDR2, DDR3 DIMM
來說這是PC第一種 socket 化的 DRAM (日系機和工作站除外)
中間的 68pin PGA 是LATTICE isp1024 PLCC包裝加腳座轉出來的
isp1024 約 4000 Gates

這種非同步的 DRAM 要自己 REFRESH
所以CPLD內除了 DRAM的 Address MUX 以外還有一個 TIMER
資料工作順序為 CS-RAS-MUX-CAS 再等 70ns 就有資料了

2008年8月15日 星期五

和別人不太一樣的第一步

這個就是在下作的第一片手工板


CPU 是 68K
沒錯.. 在那個 8051 在各大學風行的年代
我竟然學的是六萬八... 也有人叫六八仟


這個是反面 對~ 純手工 100% HOME MADE


這張板子的功能大概如下
CPU為MOTOROLA 68000
有兩顆NEC8255
TXT LCD介面(文字型兩行那種)
74F245主要是給背板的BUS驅動


再搭配一張記憶卡 32K x 16bits EPROM 和 32K x 16bits SRAM
以前的ROM還是要照紫外光的


對! 我知道這張焊得沒上一片好


其實 Memory card 是先作的
之後才作主板
當時是 1993 年的暑假
我在一家自動化公司打工
當個學徒焊板子和寫程式
會用 68K 也是公司的關係

哈~ 忘了告訴大家
在下唸的科系和用電的那些沒什麼相關
會走要這一步其實是怕畢業後沒出路
所以才自己決定自修數位電路 ~

看到自己 15 年前的作品
發現自己 15 年來沒啥長進
那一條條的線
串起了大學時代的回憶

做主板時定義的顏色到現在 15 年了都一樣
橙線是 ADDRESS
棕線是 DATA
紅線 +5V
藍線 GND <- (其實是那天手上只有藍線沒用到... 黑線沒買到)
綠線 CONTROL
黃線 OUTPUT
黑線 CLOCK <- (對. 後來還是去買了)
白線 OTHERS

當時同學
來到我寢室看到板子
以為是刺繡
不可思議地望著我說
"東方不敗"